中学生羞怯心理的类型及克服方法
面对“青春觉醒”引起的少男少女的情感骚动与心理困惑,教师们莫衷一是,或因势利导、或无能为力、或见怪不怪、或恼怒不已;而家长们大多敏感关注,甚至忧心忡忡,一旦听说孩子在与异性同学交往,就如临大敌、坐卧不安。其实,用不着惶惑惊慌,因为这是孩子长大的标志,是激素唤起的“青春觉醒”。
一、青春期是“青春觉醒”之使然
“青春觉醒”的直接原因是激素,所以有人又称“青春觉醒”期为“激素风暴”期。激素,也就是“荷尔蒙”。它是人体内的“化学信使”,它的分泌量很小,但作用却非常显著。
在少年期,性激素开始分泌,使少男少女产生“青春觉醒”的心理体验。这种“觉醒”给他们带来莫名的神往,使其内心会不时掀起一股愿意与异性在一起的冲动。他们开始探索和尝试爱的奥妙和甜蜜。
“青春觉醒”是青春期的必然,是一种健康、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同恋爱不一样。如果说恋爱是结婚进行曲的第一乐章,那么,“觉醒”仅仅可称为恋爱的前奏曲。而且,中学生对异性的兴趣,基本上没有诸如名誉、地位、金钱、住房、出身等社会内容,它是以两性间自然吸引为基础而产生的最纯洁、最真挚的感情。
二、早恋与青春觉醒
“早恋”是指在生理和心理都未充分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即开始进入恋爱阶段,是异性间在友谊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对一的情感关系。从年龄来看,中学时代所进行的恋爱,一般均属早恋范围。
那么,中学生的“早恋”与中学生的“青春觉醒”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从接触范围看,“青春觉醒”使中学生对整体意义上的异性具有好感。而“早恋”却是对特定的异性感兴趣,是“一对一”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不希望出现“第三者”。
其次,从情感的层次看,由“青春觉醒”而产生的对异性的情感属于友谊的范畴,觉得与异性同学在一起新鲜,相互之间有性格、情趣上的互补感。而“早恋”产生的是对某一异性的“依恋”,如果哪天没有见着对方就会心神不定。
再次,从交往的感受看,“青春觉醒”使中学生感到的是与异性交往的愉悦、欢欣。而“早恋”则可能会伴有激情冲动,有的甚至还有生理上的反应。
总之,“青春觉醒”与“早恋”是有本质区别的,但当“早恋”还处在朦胧期时,二者往往很难区分。随着青春的觉醒,少男少女交往是健康、正常的,但凡事皆有一个“度”的限制,超越一定的界限就可能出现不正常、不健康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对中学生来说是较难驾驭的。“青春觉醒”期是一个随时都会翻船的风暴区,需要中学生用理智正确对待。
三、突破朦胧与迷茫,顺利通过“激素风暴区”
(一)“爱神”欢迎中学生吗?
上海某中学高三年级的一个学生亲自做了一次关于中学生早恋的调查,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调查报告——《爱神欢迎中学生吗?》
通过调查他认为:在我国,情窦初开期基本上在14~15岁。中学时代的早恋主要有两个高峰,一是初二、初三;二是高三,但前者人数比后者多。调查还表明,初二、初三的恋爱者大都是因为对方漂亮、活泼、强健、待自己好等原因,而对性格、意志、人品等方面的好感少有所闻。但在高三的恋爱者中,有很多已经涉及到性格、意志、人品等比较深的问题。
无论是初中学生出于情感冲动的恋爱,还是高中学生已有理智介入的恋爱,都是浪漫主义成分居多,对自己今后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家庭义务,基本上没有考虑,思想准备与社会经验都远远达不到谈恋爱所应该具备的程度。因此,中学生早恋的成功率极低,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消极和不幸的。在调查的99例中,有82例是完全失败的,前景不妙的有9例,只有8例是最终结合的,但在这8例中有4例已发生情感危机,准备分道扬镳。可见,爱神并不欢迎中学生。当然,在早恋的中学生中也有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特例,但实在是凤毛麟角。
这位学生通过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学时代谈恋爱,从成功率上看,失败远多于成功;从个人进步上看,多数会导致进取心减退;从长远看,对自己的前程和社会也不利。
(二)等一等吧,等肩膀更厚实些
许多中学生都喜爱汪国真的诗,其中一首名为“不,不要说”的诗,更为许多开始理智思考恋情的中学生所喜爱。这首诗是这样的:
不,/不要说,让我们依然保持沉默。/我多么珍惜,/这天真的羞涩,/你也应该保持那青春的活泼。/我们的肩膀,/都还稚嫩,/扛不起太多的责任。/等一等吧,/等你的肩膀更厚实些。/我也懂得了,/什么是成熟的思索。
“等一等吧”,这只是时间的延迟,但仅仅是“等一等”就行了吗?等的结果,为的是要“肩膀更厚实些”。所以,在“等一等”的过程中,班主任应指导中学生从如下方面做努力。
1.引导学生理智地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人的一生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辉煌,与青春时期人生价值取向以及为此所做的准备有极大关系。因此,班主任应指导学生抓紧和珍惜中学时光,经受“青春觉醒”而引起的情感风暴的考验,冷静理智地把目光投向将来,制定出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知识、能力、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
2.告诉学生保持与异性交往的“距离美”
美感以一定的距离为前提,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尤其是情窦初开的异性同学之间的接触更是如此。保持“距离美”的关键有两点,即“群体”和“等距”。“群体”,即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尽量与异性间进行群体性接触,避免与单一的异性同学有过密的接触;“等距”,就是与异性同学的接触应尽量保持“等”距离,不可亲此疏彼。
3.告诉学生异性同学不宜采用“书信”“网谈”的交往方式
书信和网络的交往,容易使人在有意无意间突显优点,而隐藏缺点或不足;使人在不明对方底细的情况下,因对方用语的优雅、体谅而掀起情感的波澜。事实上,由交“笔友”“网友”而导致“早恋”并发生问题的事件已屡见不鲜。所以,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这方面的引导。
4.告诉学生当出现情感失控时,应勇敢地求助他人
班主任要告诉学生,当发现自己卷入“恋”的漩涡且出现情绪失控时,不要自怨、不要自闭,要及时地求助他人,从他们那里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
少男少女会因“青春觉醒”而使彼此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交往的形式也会随之变化。学校、家长以及整个社会都应关心和帮助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珍惜这美好、热烈的情感,帮助他们谨慎大胆地往前走,让他们在充实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同时,突破种种恋情的朦胧与迷茫,顺利地通过“激素风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