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婷婷老师公开课《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阿长与〈山海经〉》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普通人和弱者的爱为主题,这篇文章鲁迅先生深情回忆了阿长这位极其普通却给了他真诚关爱的保姆,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情感真挚而妙于变化,无论在记事还是写人上,都堪称佳作。
二、教学目标:
1.查字典,自主积累字词。
2.熟读课文,概括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品析描写人物的语言,分析阿长的特点。
3.抓住文中议论和抒情的语句,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情感的变化。
4.理解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和记叙、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特点。
5.启发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三、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以及阿长对“我”的真诚关爱。
四、教学难点:
1.感受阿长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进而把握写作意图。
2.理解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和记叙、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回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给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的情节,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课件出示字词,检查预习效果,齐读巩固。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
1.提问:文中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学生预习时已初读课文,请生自主梳理概括。
2.进一步提问:读完文章,你觉得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阐述,师倾听引导。
3.请学生找出文中写作者对阿长的看法和态度的语句,师生探讨,体会作者情感。
(四)精读课文,探究深层内涵
1.精读阿长买《山海经》的部分,请生想象阿长买《山海经》的情景。
2.置疑:如果换个人去买《山海经》,一定比没有文化的阿长去要顺利,但作者说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阿长为什么一定要做成功呢?
学生讨论并阐述,师点拨并总结,明确阿长对“我”真诚的关爱,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五)理解写作意图,总结写作特色
1.回顾作者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对阿长的真情,关注阿长的身份,从而理解写作意图。
2.结合板书,品析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和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特点。
(六)情感迁移,课外拓展延伸
寻找身边的“阿长”,启发学生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
布置作业:小练笔《记忆中的 》
“下载”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