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凤老师公开课《血管》
课件下载:
一、课标要求: 1、描述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血液循环。(活动建议:观察鱼尾的血液循环。)
2、说出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了解输血与血型,认识献血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活动建议:组织学生对血常规化验单进行分析讨论。)
二、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组织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设计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入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系统;从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血管的探究上。体现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近及远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多观察发现,学会描述现象,并能提出一些合理的假设和推想。通过合作交流,动手参与,不断的生成一些新问题,从而主动获取知识。设计中力求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的基本理念。教学设计上贯穿以活动为主线,以训练为主轴,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思想。
三、教材分析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管》一课,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第四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一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课时血管。学生在七年级生物学习中,知道了许多生物学知识,初步了解了生物课的研究方法,也比较喜欢这门学科。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两部分进行。
1、感受血管的跳动:血管遍布于学生身体各处,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它,也经历过在医院打针,抽血化验的体验。本活动以寻找脉搏为目标,让学生从身体的各个部分,观察血管的分布,感受血管的跳动,从中发现许多有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测量脉搏一分钟跳动次数的活动,进一步促使学生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并能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解答,通过课本和课件提供的大量信息解答。
2、观察血管的类型。对于,三种类型的血管,学生已经知道。本活动通过观察三种血管的模式挂图,结合课件提供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分组讨论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并对不同血管的功能、血管中血流速度进行合理的推测。各小组选代表进行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活动中教师为每个组的同学准备了秒表,准备了丰富的课件知识,帮助学生尽快有效的完成活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时,必须不断的获得物质和能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血液循环的作用,大致过程以及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概念也有一定的认识和生活体验。只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了解的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学中要很好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先了解血液循环系统基本组成,接着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血液循环系统中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在一个个探究活动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说出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能说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技能目标:会从人体中大致找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位置;会通过活动测出脉搏的跳动次数;会通过观察比较出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并对相应的功能有一定的猜测。
3、情感目标:体验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七、教学方法:活动探究与讲授
八、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秒表,血液循环系统挂图,三种血管模型挂图。
九、教学设计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引入学习。
课件展示:激烈的运动比赛场面,让学生看到运动员比赛后身体的各种反应。
师;同学们也参加过剧烈运动,说说看,身体都有那些反应?
生: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肌肉酸痛、口渴等。
师:产生这些反应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剧烈运动时,身体缺氧。于是,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新陈代谢加快,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些反应。
师:呼吸加快是为了补充氧,大汗淋漓是为了排出更多的水份以降低体温,在这里心跳加快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加快血液循环,运输更多的氧。
师:其实,人体不仅在运动中需要营养物质和氧,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需要营养物质和氧,同时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本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人体内物质运输方面的知识。
(二)、活动开展
1、寻找脉搏(感受血管的跳动)
课件展示:人体内血液循环的动画演示。
师:从观察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血液从心脏出发,按一定的方向在流动。
生: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血液组成。
生: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从心脏流出的叫动脉,流回心脏的叫静脉。
生:红色的血液叫动脉血,蓝色的叫静脉血。
生:还有一些很细的的毛细血管,它遍布全身。
师:(评价)同学们,观察都非常仔细,对现象描述也非常准确。血管是血液循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它遍布全身各处,构成复杂的运输网络,是运输营养物质的通道。我们要对它进行探究。
课件:感受血管的跳动,提出活动要求:1、从身体的各部分寻找脉搏;2、两人一组互相测量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3、思考:血管为什么跳动?剧烈运动后脉搏会有什么变化?4、四人一组交换测量结果,比较男女同学脉搏有什么不同?身体强弱与脉搏有什么关系?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参与到各小组中进行指导,活动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
师:那些地方能找到脉搏呢?从中你还发现什么问题?
生:从手腕处、脚关节处、头部、颈部都能找到脉搏。
生:手上是“青筋”它也是血管,为什么就不跳动呢?
师:发现的问题,很有价值。
生:能摸到的跳动血管,看不见,说明它不在皮肤表面,处于较深层。
师:非常合理。
生:感觉血管跳动的很有节奏,这是为什么?
师:太有价值了。同学们观察的很细心,又善于思考,提出有价值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小资料后,观看课件。(生看完后,恍然大悟。)
师:现在,同学们明白了哪些道理?
生:脉搏就是动脉的跳动。它是由于心脏收缩,血液射入主动脉,引起动脉收缩,产生跳动。
生:由于,静脉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很慢,因此感觉不到它在跳动。身体表面的“青筋”,是静脉
生:由于,心脏有节奏的跳动,脉搏也就很有节奏。心脏跳动的次数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测量脉搏就可以测出心率。
师:人体的某一器官患病,常会在脉搏上表现出来。因而,我国传统中医“切脉”是很有道理的。现在,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测得的心率。
生:(汇报完自己的心率次数。)男女同学的心率次数很接近。
生;我认为身体强壮的人,脉搏有力,次数较少;身体叟弱的人,脉搏跳动快,但跳动的不太有力。
师:同学探究的结论,很准确。下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都是血管,静脉中的流速为什么很慢呢?
师: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探究动脉和静脉血管的结构特点,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活动,观察血管的类型。请同学们先观察挂图。
2、观察血管的类型
师:同学们,观察后进行小组讨论,将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填在书中的表格中,选代表进行交流。
学生观察挂图,教师用课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并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
师:现在我们进行交流。
生:动脉血管,管壁厚、管腔小、弹性大、压力大,因此血流速度极快。
生:静脉血管,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压力小,因此血流速度较慢。
生: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非常慢。
师:(总结)动脉中血流速度快,有利与血液能流到更远的地方;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可见血管的结构与它们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探究了血管,通过寻找脉搏,测量心率,观察比较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又通过阅读课本,观看课件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从中获得许多重要的知识。